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拍了哪些电影?最熟悉的就是冯导的《1942》。
1942的电影背景是写的重庆吗?
@大才大量:《1942》这是电影的开头,用一口纯正的河南话描述着,像是一场回忆的展开,
稍有沉重却又不失幽默,我一直觉得方言是不能被赋予情感二字的,像是流水账。我第一次觉得乡音是这么有力量的。
以前常常会听爷爷奶奶们讲述六十年代时期三年自然灾害的事情,那个时候的场景估计与电影里的情景相似,我听说过吃树皮,吃草等等的事情,可是我始终想象不到那些都是怎样的一些场景,奶奶是安徽人,后来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,逃荒逃到河南开封,后来与爷爷相识,再后来,支援大西北,辗转到了青海。我不止一次的听说过逃荒二字,可我始终想象不出,逃荒二字的场景,原来,竟真的如爷爷奶奶所说的一样,会有数不清的人跑去爬那些货车,一路伴随着风到一个地方,没有吃的在辗转到另外一个地方。
@苦海泛起爱恨:拍摄的背景不是重庆,只是选择在重庆来拍摄。拍摄地是新修建的民国街。这里是因为这部电影出名的。
【重庆 两江影视城 民国街 】
【重庆 两江影视城 民国街 】
【重庆 两江影视城 民国街 】
【重庆 两江影视城 民国街】
@12348W:942年冬至1944年春,在中国河南发生的,关于吃的问题终于解决了。很简单,灾民都饿死了,剩下的人沦陷了,这个问题就解决了。那么,那时的河南,究竟饿死了多少人?
官方统计,一千零六十二人。
这个数字,连影片里的蒋介石都骗不了。于是他问李培基,实际呢?
李培基脸色惨白,低下头。半响,吐出一句;
大约,三百万人。
故事结束了。故事里的人物,也都有了自己各自的结局:
佃户瞎鹿,死于逃兵手中;妻子改嫁,儿女下落不明。
白修德回到美国,他因为这次报道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,但也受到美国反华势力的迫害,失业。1986年,在纽约去世。